當前位置:首頁 > 產品中心 > > 集裝箱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> 克拉瑪依醫(yī)院污水處理設備生產供應
產品分類
詳細介紹
克拉瑪依醫(yī)院污水處理設備生產供應
克拉瑪依醫(yī)院污水處理設備生產供應
潤禾環(huán)保溫馨提示處理站建設要求9.1 處理站的選址、安全間距及防護隔離要求處理站位置的選擇應根據醫(yī)院總體規(guī)劃、排出口位置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要求、風向、工程地質及維護管理和運輸等因素來確定。9.1.1 醫(yī)院污水處理構筑物的位置宜設在醫(yī)院建筑物當地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。9.1.2 醫(yī)院污水處理設施應與病房、居民區(qū)等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離,并應設綠化防護帶或隔離帶。9.1.3 污水處理站周圍應設圍墻或封閉設施,其高度不宜小于2.5m。9.1.4 污水處理站應留有擴建的可能;方便施工、運行和維護。9.1.5 污水處理站應有方便的交通、運輸和水電條件;便于污水排放和污泥貯運。9.1.6 傳染病醫(yī)院及含有傳染病房的綜合醫(yī)院的污水處理站,其生產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設施宜集中布置,位置和朝向應力求合理,并應與處理構、建筑物嚴格隔離。9.2 處理構、建筑物的設計要求9.2.1 處理構、建筑物及主要設備應分二組,每組按50%的負荷計算。9.2.2 處理構、建筑物應采取防腐蝕、防滲漏措施;確保處理效果,安全耐用,操作方便,有利于操作人員的勞動保護。9.2.3 污水處理構筑物應設排空設施,排出的水應回流處理。9.2.4 在寒冷地區(qū),處理構筑物應有防凍措施。當采暖時,處理構筑物室內溫度可按5℃設計;加藥間、檢驗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內溫度可按15℃設計。9.2.5 高架處理構筑物應設置適用的欄桿、防滑梯和避雷針等安全措施。9.2.6 污水處理站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流排放,必要時可設排水泵站。9.3 處理站的附屬設施及相關要求 9.3.1 在污水處理站的設計中,應根據總體規(guī)劃適當預留余地。9.3.2 根據醫(yī)院的規(guī)模和具體條件,處理站應設值班、化驗用房、控制室及聯絡等設施。9.3.3 污水處理站內可根據需要,在適當地點設置污泥、廢渣及醫(yī)療廢棄物的堆放場地,但以上垃圾必須采取嚴格封閉措施。9.3.4 處理站內應有必要的計量、安全及報警等裝置。
以下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的基本流程: 現代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技術,按處理程度劃分,可分為一級、二級和三級處理。 一級處理,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(tài)的固體污染物質,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,BOD一般可去除30%左右,達不到排放標準。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。 二級處理,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(tài)的有機污染物質(BOD,COD物質),去除率可達90%以上,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。 三級處理,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、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。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,混凝沉淀法,砂率法,活性炭吸附法,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。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,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,之后進入沉砂池,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,以上為一級處理(即物理處理),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,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,(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,氧化溝等,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、生物轉盤、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),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,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,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,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,混凝沉淀法,砂濾法,活性炭吸附法,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。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,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,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,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,污泥被zui后利用。
產品咨詢